凱金:總投資50億元、年產20萬噸高性能鋰電負極項目將落地福建古田
近日,凱金新能源表示,其年產20萬噸高性能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將落戶福建古田。據介紹,該項目總投資50億元,預計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將達60億元,稅收將達3.6億元。其中,項目一期將在與相關方正式簽約后啟動建設,從而確保一期項目于明年6月建成投產。
資料顯示,凱金新能源成立于2012年。近期,電池中國在鋰電產業(yè)鏈調研期間,就曾實地走訪位于廣東東莞的凱金新能源總部。
在產品及技術方面,據介紹,凱金新能源負極技術覆蓋石墨、硅基、硬碳三大體系,已形成動力、消費類、儲能電池的全場景解決方案,并為電動航空、智能機器人等新興市場用電池,提供高性能的負極材料支持。目前,其超360mAh/g高比能、超15000次長循環(huán)、6C高功率石墨負極產品供不應求。
在產能布局方面,除了此次布局福建古田,凱金新能源此前已先后在浙江湖州、青海西寧、內蒙古烏蘭察布、貴州銅仁、江蘇鹽城及上海青浦等地,設立多家子公司與生產基地。目前,其負極材料年產能達36萬噸。
作為鋰電池核心材料之一,負極材料性能的優(yōu)劣,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、循環(huán)壽命、安全性等方面影響較大。作為該領域頭部企業(yè)之一,凱金新能源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前瞻性布局,不僅在國內積極布局產能,而且敏銳地捕捉到海外市場能源轉型帶來的機遇。
一方面,歐美地區(qū)為降低鋰電供應鏈風險,紛紛要求電池企業(yè)提高本土化材料采購比例;另一方面,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、儲能等領域爆發(fā)式增長,對鋰電核心材料需求旺盛。
在此背景下,產能“出海”成為中國負極材料企業(yè)突破貿易壁壘,搶占全球市場的關鍵戰(zhàn)略。在調研中,凱金新能源就曾向電池中國透露,其規(guī)劃未來將在中東、歐美等地區(qū)布局海外生產基地,以打造可以輻射全球客戶的生產基地布局。
此舉有望通過海外市場的本地化生產,使企業(yè)自身規(guī)避相關高額關稅,并深度參與到全球鋰電供應鏈體系之中,降低物流成本,同時更好地響應海外客戶定制化需求,或將進一步提高企業(yè)市場競爭力。